牛皮癣小柴胡汤
宋伯杉:少阳病详细解读和应用
若两感于寒者,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,则头痛、口干、烦满而渴;二日阳明受之,即与太阴俱病,则腹满、身热、不欲食、讝语;三日少阳受之,即与厥阴俱病,则耳聋、囊缩而厥,水浆不入、不知人者六日死。
五脏六腑什么不好会流泪
1、哭泣不止肺气弱 人体肺气强盛时,哭的声音非常洪亮,若肺气虚,哭声会很低微,只能“呜咽”。悲伤时,哭泣流泪是一种正常宣泄,对健康有利,但如果经常哭,就会损伤肺气,肺主皮毛,肺虚了皮肤也会不好。因此,养肺重在保持情绪开朗。另外,每天早晚细嚼核桃仁1~2枚,也能养肺气。
2、因为脏腑病不是固定不变的,它是会传变的,肝病会变成脾病,脾病会变成肾病,如果病人有肾病,不去治疗肝,就永远治不好。如果只有治疗肝病,不去治疗脾病也不对。所以一旦要治疗就要整体一起治,分工是永远治不好的。中医是整体治疗,基本上就是站在脏腑理论的立场来说的。
3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等物质都需要通过肝脏来进行代谢,如果肝功能不太好,就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,体力会产生明显的下降,稍微做一些事情就会感到疲倦,完全无法集中精神。人体会出现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,而胆碱脂酶降低的症状,具体表现有周身无力、容易困倦等。
4、人为什么会在悲伤时哭泣?中医认为,悲哀时心会颤动,进而影响五脏六腑。古人说,哭泣有多种形式:有声有泪谓之哭,有声无泪谓之号,有泪无声为之泣。哭泣不仅是情绪的外在表达,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。在极度痛苦或悲伤时,哭泣可以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,防止情绪陷入更深的痛苦。
5、人为什么悲伤时会哭泣?中医讲“哀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”。人只要一悲哀,心就会颤动,心为君主之官,当君主守不主神时,臣子们就都会乱了。目又为心之使,心神一乱,眼睛就会乱,液就往上涌,导致掉眼泪。
五脏六腑为什么会生病
而脏腑病却像是寄生虫一样,每天慢慢地累积酝酿,侵蚀自己的健康,时日一久,就会累积成为各种疾病。因此,脏腑病是病患的生活习惯与个性所长期创作形成的。
五脏:心肝脾肺肾。六腑:胆、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和三焦。五脏引起的咳嗽,时间长了,就会移至六腑。心咳时间长了,会让小肠受病。小肠咳嗽症状是人咳而放屁。肝咳时间长了,会让胆受病。胆咳嗽会呕吐胆汁。脾咳时间长了,会让胃受病,咳嗽的时候容易反胃呕吐。
总之,人为什么会生病,简单看来,其原因就是五脏六腑了出问题。如何保养好脏腑,首先就得了解它们所“怕”的事情,也就是容易伤害到脏腑的行为。
肾不好,五脏六腑都生病 心肝脾肺肾,虽然肾排在五脏最后,但它的作用却是最重要的。专家打了个比方:如果把肾比喻成一个“锅炉”,那么身体燃烧后产生的“煤渣”(代谢物)都必须经锅炉排出。一旦“锅炉”出现问题,废物排不出去,不仅会损毁“锅炉”,整个系统也会崩溃。
脾、肺、肾五个器官(五脏),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,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。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、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。腑,包括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六个器官(六腑),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,它们具有消化食物,吸收营养、排泄糟粕的功能。
五脏的功能 五脏包括心脏、肝脏、脾脏、肺脏和肾脏。心脏是生命活动的主宰,支配意识和血脉。肝脏则帮助储藏血液,是五脏之冠,健康肝脏能减少生病的几率,但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。脾脏负责支配食物吸收、肌肉手脚以及血液,避免消化问题导致的营养不良。
经方加减化裁技巧
1、经方加减化裁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深入研读原著:经典著作:深入研读《伤寒明理论》、《内经》等经典著作,理解经方的核心病机。原著指导:尤怡等人的著作是入门良师,有助于揭示经方的用药时机与剂量调整的关键。
2、经方加减化裁的艺术在于精准把握经典与临床的桥梁,仲景智慧的继承与创新。首先,我们需深入研读原著,尤怡等人的著作是入门良师,如《伤寒明理论》和《内经》的章节,它们揭示了经方的核心病机,如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,其用药时机与剂量的调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。
3、加减化裁:合病少阴加炮附子。血虚甚者加当归、鸡血藤。颈项僵痛加葛根。疼痛甚者加川穹。《医宗金鉴》认为桂枝与人参结合,能使气血充足,百骸理顺。人参与桂枝结合,能通行内外而益卫阳,表虚身痛可愈。尤在泾指出,人参味甘温,能固养气,实能生血。血气虚衰,非此不能发挥作用。
4、用竹叶石膏汤加减。处方①:生石膏15g(先煎),淡竹叶10g,生栀子12g,麦冬15g,太子参15g,知母10g,白茅根12g,连翘12g,莲子心10g,金银花12g,生薏苡仁30g,黄芩10g,法半夏6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,每日2服。处方②:白鲜皮15g,大黄15g,紫苏子15g。水煎,外用漱口。